明朝建筑鬼才18岁设计北京不用一钉一铆屹立百年不倒
发布时间:2024-07-02 13:24

  “那就再锯一寸!”1420年,紫禁城即将完工,用来制作门槛的名贵木材却被木匠给锯短了一寸。这时,年仅21岁的木工首蒯祥冒着被杀头的危险,让其他木工将木材再锯断一寸,却没想到最终却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赞赏。

  1420年,负责修建紫禁城的工匠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,此刻距离紫禁城完全完工,还有最后两天。

  除了木工要裁剪和安装门槛之外,其他所有人需要把自己负责的地方检查三遍,确保从木质结构的稳定性到防火性上没有任何纰漏。

  然而就在大家低头检查的时候,一个年轻人一路小跑着来到了蒯祥身边,什么也没说,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。

  蒯祥被他这个举动吓了一跳,立刻伸手想把他拉起来,结果对方抱着他的大腿嚎啕大哭:“师父,你救救我吧,出大事了!”

  皇上为了能够修建一个完美的皇宫,甚至让人把这种木头削成门槛踩在脚下,这样才能显示帝王拥有四海的威仪。

  他什么也没多问,抓起地上的工匠撒腿就跑,距离皇宫完工还有最后两天,现在经不起任何的风浪,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都要在两天之内解决。

  大家看到蒯祥来了,纷纷让出一条通道,蒯祥一脸严肃的看了情况之后,站起来宽慰各位:“不用这样垂头丧气的,这不是杀头的过失。”

  工匠们连连摇头,直接告诉他一件更悲观的事:“可是最后一根金丝楠木用完了,现在没有那么大一块木头用来切门槛了。”

  他刚说完工匠们的眼睛都瞪大了,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没办法和门框连接在一起了,要是再切短一寸,那这根木头才是真的报废了。

  听他这么说,工匠们才放下心来,他们按照吩咐正好多切了一寸。拿着两块一寸长的木板,蒯祥从身上掏出一根小刀,他蹲在地上,在两块木头上聚精会神的雕刻着,所有工匠都围在旁边观看。

  “师父雕的这是什么?”几个年轻的小工匠们交头接耳,刚开始他们只看到了翅膀,可是随着蒯祥的雕工越来越快,一只活灵活现的龙竟然映入眼帘!

  大家跟着蒯祥来到门框边,只见他从龙的背面掏出一个和门框同等宽度的洞,然后利用拼接的榫卯结构,在没有使用任何钉子的情况下,既然刚好把这两条龙安装在门框上。

  远远望过去,门槛就像是两条龙口中咬着的丝带,正好符合了皇帝的气度,连工队里最老的师傅看了都忍不住赞叹他的想法。

  紫禁城修好之后,皇帝带着太子和文武百官从这里经过,当朱棣看到这个两头有龙头镶嵌的门槛时,忍不住对身边的太监赞叹道:“这个门槛有奇思妙想,是谁想到的?”

  看到竟然是一个只有27岁的年轻工匠,朱棣连连点头:“年轻有为,以后皇家的宫殿和我的陵墓就由你来修建了。”

 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设计有了这么大一个收获,蒯祥立刻磕头谢恩,从此之后他也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一工匠,专门为皇家服务。

服务热线